上北大跟上剑桥有什么区别?来看看北大院长的担忧
北大考试研究院院长秦春华在面试“学霸”之后陷入忧思:他(她)们就像是一个模具打造出来的一组“家具”一样。
教育被简化成了一条升学直线,所有过程只为最后结果而存在,上北大或上哈佛。可是,没有人告诉这些孩子,上了北大或哈佛之后怎么办?难道自此之后人生皆成坦途,再不会遇到诸般烦恼困厄艰难?
为了上北大而上北大,这些孩子的人生方向呢?
事情的起因,要从秦院长面试研究生申请者的情况开始说起:
今年上半年,我去上海面试学生。学生们做了非常认真的准备,一个个光鲜亮丽,就像他(她)们提供的申请材料一样。无一例外,每个学生都是学习成绩优异——至少位于年级前5%;艺术特长突出——至少会一种乐器;获得过各级科技创新奖励——至少是市级二等奖;热心公益事业——至少去敬老院给老人洗过一次脚;等等。在慨叹上海学生综合素质高的同时,我也隐隐有一丝遗憾:他(她)们看上去太完美了,似乎看不出有任何缺点;他(她)们看起来也太像了,就像是一个模具打造出来的一组“家具”一样。
包括他(她)们在面试中的表现也很相像。一个个正襟危坐,面带微笑而不露齿;说话时吐字清晰,抑扬顿挫,仿佛在深情地朗诵一首诗。一个学生上来就说“子曰……”我打断他,问他叫什么名字,他告诉我之后,接着说“子曰”,我再次打断他,告诉他我不关心子怎么曰,我关心的是你想说什么。他却涨红了脸,一句话也说不上来。还有一个学生自信满满地坐在我面前,等着我问各种可能的问题,仿佛一切尽在掌握之中。我说,我没有什么问题问你,你有什么问题要问我吗?她完全没有料到我会提出这种问题,顿时惊慌失措,张口结舌,几乎要哭了出来。
显然,所有的学生在来之前都经过了某种程度的面试培训,至少看过一点儿如何应对面试的“宝典”,但可能没有人告诉他(她)们,我并不感兴趣他(她)们表现出来的是谁,我感兴趣的是真实的他(她)们是谁。
最令我吃惊的是,当我问他(她)们,你希望自己未来成为什么样的人时,很少有人能答上来。学生们告诉我,他(她)们压根儿就没有想过这个问题。
真的是从来没有想过吗?其实不是。这个问题他(她)们曾经想过的,只不过那是在很久很久以前,久到连他(她)们自己都忘记了而已。
上课听讲,回家做作业,上辅导班,这些才是学生生活的全部。至于孩子的兴趣是什么,长大后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过一种怎样的生活,似乎并没有人关心,即使孩子自己也不关心。几乎所有的老师、家长和学生只关心一件事:考了多少分,能上什么学校。教育被简化成了一条升学直线。所有的过程只为那个最后结果而存在:上北大或上哈佛。没有人告诉这些孩子,上了北大或哈佛之后怎么办?难道自此之后人生皆成坦途,再不会遇到诸般烦恼困厄艰难?
我很想问一句:考上北大以后怎样?
这不是我的想像。这些年来,我在世界各地见过很多优秀的孩子,他(她)们个个天资聪颖,勤奋刻苦,一路过关斩将,从未失手,总是处于同龄人最顶尖的群体之中,挑选最好的学校和最好的班级,是其他人艳羡的“人家的孩子”。然而,几乎很少有人能体察他(她)们内心深处的痛苦和迷茫。
秦院长的感慨,引起了媒体和教育界人士反思中国的教育现状。确实,在中国,只要你足够聪明足够刻苦,考试考得好你就能上名校。然而,挚拓小编在留学行业里这么多年,非常清楚,在英国名校的录取标准里,学生对所学专业的热枕永远比分数更重要。
上北大跟上剑桥的区别在于,首先你要明白自己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再去明确的告诉剑桥:我要成为什么样的人,所以希望接受剑桥最优质的教育。
上剑桥的人往往不是成绩最好的,却是最清楚自己内心的渴望的一群人。因为内心的原动力,这群人比普通人更容易成为自己想要成为的人。所以,永远不要为了上剑桥而去成为一个怎么样的人,而是为了成为一个怎么样的人而去上剑桥。
很多同学,在选择上大学甚至上了大学以后,仍然不知道自己的兴趣再哪里,不知道未来在哪个领域发展最适合自己,甚至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为了上名校而上名校,恰恰跟名校招生的第一条原则就不符合。大家一定先找到内心深处的那个声音,随后才是名校申请。
了解更多留学资讯及英国留学指南,请直接登陆挚拓留学官网:http://www.ztopedu.com或拔打挚拓留学热线进行咨询:4006238882
下一篇:【英国生活】奥运已经结束,爱丁堡艺术节才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