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观察】如今香港的经济怎么了
本文的作者从1993年到香港教书,一呆就是二十几年,香港已经成了他的第二故乡。作为了一个亲历了香港各个时期的北京人,感受着香港的“进”与“退”。留学,最重要的是用更开放的心态去开待这个美好的世界,所以我想在去香港之前,大家都可以通过作者的视觉去了解下今日的香港。
1993年到香港教书,一呆就是二十几年。香港已经成了我的第二故乡。这二十几年,加上在1980年代后期在香港大学读研究生的时间,我亲历了港英政府时期、香港的回归,然后看着香港一步步走到“占中”,再到打着“本土”旗号搞港独的团体出现的今天。
近来,香港经济眼见越来越不行,各种指标——包括港人常常引以为豪的“自由经济”竞争力排名,开始下跌。甚至,我们普通人都能感受到的一些“指标”也在下滑。比如,下了飞机等行李的时间越来越长,各种消费服务越来越贵且质量下降——在一个全新的影院花80元看个新电影《北京遇到了西雅图之不二之恋》,居然断片10分钟(这是我在香港居住这么多年第一次碰到)。
当然,我的这种描述,比起最近见到的常住广深者所撰文章中的香港,已是轻描淡写得多了。
在他们看来,香港在经济发展和政治形态上已全面落后:经济上,在制造业离开、又没有高科技接力发展的情况下,过度依赖地产和服务业,已经无法有未来;政治上,因为被西方长期洗脑,无法真正实施一国两制,更无法与内地融合;民众眼看着被大陆赶超,仍然孤芳自赏,看不到自己的问题。结论是:回头是岸,与深圳联手发展一个港深大都市,才是有想象力的明天。
我以为,他们的确代表了不少深圳甚至内地很多人对香港的看法或印象,就是:香港被深圳超过指日可待(就是这个词所内含的心态);香港若不幡然醒悟,就不可救药。但我觉得,这不是香港的现实,而是对香港的偏见。
而这些典型的偏见,来自他们可以看到的关于香港的报道及他们短期到访香港留下的印象。作为一个普通的、久居香港的市民,以及比一般香港市民更了解内地的学者,我想与大家聊聊我对今天香港的认识与看法。
先谈内地朋友最关心的经济方面。
按内地的习惯,我先从GDP说起。2014年,人口730万的香港的GDP是2910亿美元,人均GDP(PPP)是52,552美元 [对比:新加坡78,958美元,上海29,156美元(2015年PPP),北京30,241美元(2015年PPP)];没有找到深圳的可比数据,但深圳南山区2014年的人均GDP高达49,000美元(如果用PPP算,高过香港)。
香港过去十年经济增长速度虽比中国大陆低不少,徘徊在2%到5%之间(2015年为1.9%),但纵观过去40年,香港经历了制造业带动的经济起飞、从制造业进入服务业主导结构的平稳过渡、新结构下再上升这样三个阶段 (见图一)。
数字也清楚显示,香港经济起伏是外部经济决定的:每每世界经济出现波动——比如1997年的亚洲经济危机和2008年的世界金融海啸,香港都跌个底朝天。但从较长的时段看,香港在自己的制造业转移到中国内地以后,一直依托着中国经济增长的走势向上,特别是享受了“自由行”消费带来的直接收益(后面再细谈)。
其他一些指标,例如百分之三的失业率、百分之四左右的通货膨胀率、政府负债占GDP的比重为33%等,皆显示出,香港经济在世界范围内都是属于很健康的,尤其考虑到她已成为一个发达水平的经济体,在如此风高浪急的十年中继续以2-4%的增长率前行,已经很幸运。
香港国民生产总值(GDP) 总值(线状)与增长率(柱状)历年变化
那么,我们在香港和在大陆的人,为什么都感觉香港经济不行、看不到前途了呢?
我觉得有以下几个原因。第一,我们通常会将香港与新加坡和中国内地(或其中的城市如深圳、上海、广州)做比较;比较的结果就是香港在爬行,新加坡和中国内地的主要经济城市都在猛进。比内地城市经济增值慢,好解释,一句话,发展基数不同。
与深圳比,深圳有一个非常棒的方面,就是把高科技、互联网经济搞上去了。这两点,香港根本不是对手,主要在于,从一开始,两者就没有向同一个方向发展。就像一个是世界游泳新冠军,另外一个是帆船赛明星。香港没有庞大的互联网市场是事实,香港政府没有及时投入去发展IT也是事实。
还有一个比较,就是把新加坡放进来一起比——从本世纪开始的15年,新加坡把香港甩了一大截,人均GDP竟然高了近50%!为什么?直接与根本的差别,就在新加坡有很强的高科技产业和石油加工工业,而这两个行业的产品在过去十几年间都越卖越贵,新加坡币对美元也越升越有(直到最近才回落了一些,而港币是和美元挂钩的)。
与此相反,香港经济越来越依赖旅游,游客还越做越低端(自由行逐渐从中国大都市开放到二三线城市,这里的内地游客消费支出主要在购物,而不是酒店美食和观光,见后面的讨论),香港话叫做“旺市不旺财”。
港口也是,越来越多的是低收费的中转集装箱(从2000年的占总吞吐量的30%增加到2015年的70%),陆路直运的高收费的生意,以及在香港有开箱物流增值服务的转口贸易箱,都越来越少。一般老百姓未必注意到,世界最大的集装箱码头经营商和记黄埔,其实早在2008年金融海啸之前就把其香港葵青码头的主要股份卖给了迪拜港务集团。
也就是说,香港虽以其非常高的效率处理着增加的流量,但每个单位的流量(集装箱)带来的增值却越来越小:城市的主要经济支柱进入了效益递减的通道。这其中间接或称作深层次的原因,就是香港在需要转型发展高科技的年代,没有像“新加坡公司”那样,在政府引导下整体投入并向着新经济转型。
再谈谈什么是“积极不干预”政策下市场选择带来的隐性转变。据香港贸易发展局的一个专项调查,香港企业在中国内地的离岸投资于2013年产生的增值量,已超过香港当年的GDP总值。也就是说,香港资本在香港之外再造了一个香港。
我们不知到底这部分GDP产生的利润有多少回到了香港来消费,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就是它们没有被计算在香港的人均GDP中,也不在人均收入中。从香港经济指标表现上看不到的这一巨大财富,也许是香港贫富悬殊的隐性原因之一。
也许,这可以帮我们解开一个常常百思不得其解的谜:为什么香港经济貌似不好的情况下,高端餐厅和娱乐场所却往往天天爆满。那里通常是商人和讲本地话的80后、90后年轻人,他们开Tesla和BMW,是内地经济起飞制造的香港富二代。他们与在香港社会底层工作、没有受过什么教育的一批蓝领与底层服务业白领,与住在新界北公屋的新移民,完全生活在两个世界。
香港这个号称世界“最自由的经济”(张五常、弗里德曼语,及一些机构的排名)中另一个隐性的东西,就是税收的转嫁。香港的个人所得税(薪俸税)和企业所得税(利得税)都很低,分别是不高于15%和16.5%。而货品进出口除了极少数的烟酒一类限制品外,都是免税的。资金来往也是自由的,因此对投资者有吸引力。
低税率的政府靠什么养活自己、养活公务员,进行公共设施的投资建设与维护开支?一个财政重要来源,就是卖地、地租,以及对已经卖出的土地使用权收取根据市场波动调节的物业租金——差饷。差饷是就房产物业征收的税项,是一种间接税。差饷是按照物业的应课差饷租值再乘以一个百分率征收,该租值是假设物业在指定的估价依据日期空置出租时,估计可取得的合理年租而计算。目前的差饷征收率为5%。而差饷占目前政府收入的5%左右。
卖地与其他与土地相关的收入包括地价收入、印花税(即物业买卖税)、差饷,还有政府在土地方面的投资。从2015年的情况看(图二),仅地价收入和印花税两项,就占到政府整体收入的四分之一以上,加上差饷,就达到30%以上。
香港特区政府的收入来源。图表来源:香港特区政府2014-15年度预算案
我为什么认为,作为政府收入的一个主要来源,卖地是一种隐性的税收转嫁呢?因为其实,经由“地产商->商场业主->超市经营商”这一通道,差饷、地租、物业和地价的成本,都暗中转嫁到我们在超市买到的每一件产品上。剪个头发或看场电影的费用里,也都含有土地和物业的税金。
香港为什么几个超级大企业都是地产商?我觉得,他们很早就看透了这个制度最脆弱的地方:这个收入来源靠土地的政府,必须继续很珍惜地把土地吊起来一点一点卖,并且绝不希望甚至某种程度上不容忍地价和物业价格向下走。这种依赖土地经营城市的方式,从香港蔓延中国内地很多城市,是利是弊见仁见智。
香港政府长期执行这种积极不干预政策的后果,从经济结构上说,导致了香港与深圳如今进入两个完全不同的轨道。我在最近的一个会议的发言中指出,深圳与香港差别(不是差距)越来越大,是指这两个城市的经济结构、在全球经济中的角色越来越不一样。深圳成功转型为一个以网络和电子科技为核心的制造业基地。
相反,香港经济中仅有2.5%的制造业,主要是金器首饰、手表等传统高增值的产品,而九成以上的国民产值来自服务业,其中所谓高端服务业的金融占16%,贸易、运输与物流、旅游、商业与餐饮,多数都是中低端的。可以说,香港经济是以流通为本的服务型经济。科技产品的高附加值以及市场对像腾讯(163.7, -0.80, -0.49%)华为这类高科技公司的高估值,让我们一眼就看到深圳经济的成长性,以及在对比下香港经济的过气状。
当然,香港经济走到目前这种状态,完全归罪于积极不干预政策,并不恰当。我个人以为,还有几个原因也很关键,且常常不被人提及。
首先,是香港的重商传统。
香港一百多年前开埠就是一个转口贸易门户。重商文化,靠在国际贸易中提供增值服务来赚差价,从帮助买家选择实物产品,到后来经营股票证券服务,本质是逐渐向高阶形式的贸易走。
让我试试总结一下这重商在日常生活中都意味着什么:
(1)不太重视学历,够用实用就好。所以香港人读博士的很少,但企业里精明高手很多;(2)精于买卖,市场敏感度高,同时有很好的遵守合同的习惯与原则;(3)非常习惯从客户角度思考问题,从客户得到增值服务的满意中获取回报。这几点,从无名卖菜阿婶的行为,到上市大公司的举动,都是一样的。
这种重商的倾向,与瑞士这个800万人口的欧洲小国非常不同。
为什么要拿瑞士来比较?香港汇丰以前的一位总裁在香港回归时曾建议香港转型为亚洲的瑞士。近来又有深圳的文章认为,香港与瑞士和新加坡比较,输就输在缺少制造业。而不能不提的是,瑞士人和德国人一样,有一种工匠文化,他们那种对产品精益求精、从产品制造中寻求利益和乐趣的精神,逐渐形成一种本地或本民族的文化。
除了政府不干预政策与重商精神,第三个影响今天香港经济结构的,是人才与教育。政府不干预市场,不特别扶植任何行业,导致人才自然向着本地回报最高的行业集中。
根据我在香港大学20多年的观察,1980年代到2000年代,香港最好的学生大部分毕业后都集中到社会收入最高或最稳定的几个职业,它们是律师、医生(包括牙医)、金融业从业员和政府公务员。直到今天,当我们上课和判卷子时,还是可以看到,即便是地理系开的公共课,法律系和金融系的学生平均成绩也稳定地高出了其他人文或社会学科学生的成绩。 香港大学的牙科学系的学术排名高居世界榜首(根据2015年QS大学分学科排名榜),是全香港各个学科在世界排名中最高的。而人文和社会科学各个专业学生中的精英,最后也往往被政府、银行或国际大公司吸走。
但是,即便培养了一些科技人才,由于重商的结构,他们也未必能在本地做出成绩和大事业。不说不知道,今天成为世界无人机第一制造商的深圳大疆創新科技的创始人兼行政总裁汪滔,曾于2003年从华东师大退学,到港科大读电子与计算机工程系。2006年研究生毕业后,创立了大疆创新。
汪曾经说过:“假如我没有去香港,便不会取得今天的成就。假如我留在内地或者去了美国,也不会创立大疆创新。”然而,虽然实现他创新思想基础的是香港,但实现他理想的企业却设立在了深圳。
这个案例,恰恰带出了我要提出的最后一点,就是香港地理位置和历史特殊性对其产业结构的影响。人们常拿香港与新加坡比较,因为两个都是所谓“city-state”。
但事实上,新加坡早早摆脱英联邦、与马来亚闹翻而独立的时候,就奠定了它必须依靠其经济的独立,来确保其政治上的独立,同时依靠其经济上与国际强势国家的联系来确保其政治上的安全。因此,新加坡李光耀那种政府主导式的企业型国家,在推进经济时,时时刻刻想着自己经济与全球经济的关系以及自己经济在未来经济中的角色。
相反,香港在中国改革开放之前,靠着自己做出口加工业辛辛苦苦拼出了四小龙地位;但改革开放之后,特别是成立深圳特区之后,突然间,一个靠在廉价劳动力在珠三角建厂经香港转口的挣钱机会冒了出来。
香港与新加坡不同,并不存在对身旁这个世界潜在超级经济实体的戒心。中国内地对香港,既是市场和服务对象,又是转口贸易的货源地。
而且作为中国的一个城市而不是一个独立的国家,对大陆的依赖,无论从政治上还是经济上,都是“政治正确”的,尽管从香港“本土”来看,它在当时失去了发展高科技的压力和动力。香港特区政府的科技促进局到今年才成立,比新加坡晚了整整十五年,就是事实。
今天,内地游客总量已达到每个月300万左右人次,占到每月410万游客总量的七成多。内地游客生意迅速膨胀,以及相应与众不同的消费方式,像一把双刃剑。
一方面,它给经济发展正在失速的香港打了一支强心针,即便真正带来的GDP不一定很高,至少解决了很多技能不足人士的就业。但另一方面,从著名的奶粉限购政策到网上网下狂骂“蝗虫”的情况,处处反映出短期内不少本地人难以接受如此大量内地游客访港在切身感受上带来的种种冲击。
有内地经济学者指责香港限制每人只准带两罐奶粉,是对香港这个号称世界最自由市场的莫大讽刺。我倒是觉得,更讽刺的还有两件事。一个是为什么要到香港来买本来国内就有得卖的外国奶粉?难道不是因为那个市场有问题?另一个是如果真有纯粹的自由市场存在,为什么还限制自由行的人数?这说明,自由行政策本身,就是香港并非一个完全的自由市场的铁证。
而今天天嚷着要加强对自由行控制的某些港人,同时也是在不同的场合天天说着彻底市场经济最完美的那些人,这不是一个更大的讽刺吗!当然,这讽刺对香港并不重要,更重要的和意想不到的是,自由行竟然激化了香港内部的冲突,恶化了陆港两地关系。
不论制造业全部转移到了珠三角甚至越南柬埔寨,还是每个月三百万的内地游客,都反复在证实着一个简单的事实:香港从来都是一个外向依赖型的城市经济。香港不过是一个730万人口、1100平方公里土地的城市。
让这样一个城市活好,让香港市民活好,并不需要考虑重新构造什么“合理产业结构”(第二产业不能少于百分之……),但需要维护一个长期、多元的对外网络联接。近20年,这个联接越来越偏重于从与内地交往中获益,这似乎是必然的,但也正正因为如此,香港似乎正在不知不觉地忘记发展自己的国际能力。
了解更多香港留学资讯及香港背景提升方案,请直接登陆挚拓留学官网:http://www.ztopedu.com或拔打挚拓留学热线进行咨询:4006238882
下一篇:【权威解答】到底UKVI能否申请香港院校?